当前位置:首页 > 九三论坛

忆往昔峥嵘岁月  展今朝和衷共济

发布日期:2013/9/11 0:00:00     浏览次数:8927

  ——写在“五一口号”发表六十五周年之际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   赵国英)
      1948年4月30日,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中国由此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新征程,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序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65年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始终坚持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形成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用大量事实充分诠释了这一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在中国土地上的适应性,为世界政党史抒写了浓重的一笔。
     当历史的车轮跨越到21世纪,在65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五一口号”,总结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风雨历程,回顾它的重大历史意义,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更有助于作为参政党的九三学社在未来的道路上,在协商民主的政治框架内与执政党和衷共济,鞭策前行,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民主政治“中国梦”。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历史匆匆走过65年,回首往事,仍然感到65年前“五一口号”的提出是多么高瞻远瞩,各民主党派做出的响应决策是多么明智。
      65年前,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起,共同为抗日救亡和民主宪政运动而斗争。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策和措施,以及为争取民主和平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使各民主党派逐渐认识到,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才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唯一光明道路。
      经过65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时代发展和中国的实际,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开创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更是多党合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旗帜,这是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五一口号”发布65年来多党合作史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民主、自立强国精神的传承。
      65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真谛没有变,这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的政党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克服了西方多党之间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端,汇集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自身优势,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凝聚力和优越性。65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量事实,充分诠释了这一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在中国土地上的适应性,为世界政党史抒写了浓重的一笔。
     当今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集显期,国内外各种势力企图西化中国,阻止或延缓中国的崛起。同时,由于现代政治文明以及作为其核心的民主政治最初是西方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产物,西方敌对势力便利用这种“先发”优势,不遗余力地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进行诟病。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国内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被市场经济激活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长,扩大政治参与的诉求日益增强。但由于多种原因,普通民众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状况的了解非常有限,对参与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各民主党派知之甚少。一部分人在政党制度和民主问题上受西方社会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总把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与政党制度当作参照系,拿来衡量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产生甚至散布各种模糊的乃至错误的观念。
      此时,我们民主党派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秉承他们维护大局的高尚情操,更有必要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代代相传,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组织成员不断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的理解和认识,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合作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准则,不断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全面推进云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凝聚鼓舞人心,弘扬团结民主、自立强国优良传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帜,同圆“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民主政治和民主党派发展的坚实基础
      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实现自身蓬勃发展。回首九三学社65年来走过的爱国、民主、科学的发展道路,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和民主党派发展的坚实基础,民主党派的创建、成长和发展,始终是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真诚关心以及民主党派的角色自觉密不可分的。
      自“五一口号”发布之日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纷纷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半个多世纪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一道,把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积极参与协商建国到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从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到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无不凝聚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绵薄”相助,形成了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
      作为多党合作制度中的一份子,集聚了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九三学社,多年来,响应“五一口号”,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盛赞“以知识分子为社员群体的九三学社已经从社会主义改造中锻造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无数辛勤耕耘的九三先辈将“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薪火相传。从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等“两弹一星”元老到社内无数科学家,通过不懈创造和呼吁促成的“863”计划,再到九三学社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的“九地合作”,无不印证着作为参政党的九三学社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奋斗、创新的辉煌历程。
      回顾九三学社在云南的历史,从民主政治的合作框架到参政议政再到个人价值的社会实现,“五一口号”的精神内涵都在随着时代发展悄然升华。近年来,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九三学社云南省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定期座谈、协商通报、对口联系、重点课题调研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从制度上机制上逐步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为社员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使九三学社组织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组织机构从半个多世纪前仅有11名成员的云南大学小组发展到今天社员3838人的省级组织,全省除迪庆、怒江、德宏以外都有九三学社组织。在西南边疆的发展历程中,云南九三学社社员不屈不挠、勇于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涌现出了经济学家秦瓒、环境科学先驱曲仲湘、国学大师刘文典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据不完全统计,自九三学社云南省第一届委员会时期至今,云南九三学社社员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875项,当选全国、省人大代表62人次,当选全国、省政协委员280人次。另外,5名因病致贫却又顽强抗争的社员先后获得过“王选关怀基金”的资助。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伴随中国崛起的步伐,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及时组织调研,撰写提案,提案连续多年被云南省政协评为重点提案并予以督办。内容涵盖生态农业、水电建设、滇池治理、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等多个方面。据统计,仅仅近五年,社省委就提交集体提案52份、会议交流材料48份、个人提案141份。   
      此外,九三云南省委还积极利用社内智力资源,组织社员专家志愿开展以科技传播、支边扶贫、合作共建为内容的社会服务200余次。
     这些数字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云南省广大九三学社社员对我省“桥头堡”建设以及科技、经济、法律、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等方面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殷切期盼。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2012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
      这一年,九三学社云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提出要大力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
      这一年,九三学社中央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建设思想上坚定、组织上坚强、履职上坚实的参政党”。
      这一年,中共召开“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加强做好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民团体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协商民主,实现“中国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达成参政党的预定目标和实现“中国梦”,作为九三学社云南省委,我们要致力于   在“思想、组织、履职”等方面夯实基础,以“爱国、民主、科学”的九三学社核心文化理念作为思想建设活动的切入点,开展“多讨论、多争论”从而达到共识的思想政治交流方式,以客观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面对改革和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派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民主意识,真正把九三学社建设成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具有活力、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
      当前,我们要以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活动为契机,认真回顾九三学社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要把纪念活动的成果转化成强大动力,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精神,提高理论水平,坚定政治方向;深入开展以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明确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高举旗帜、服务大局、团结合作、教育引导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做到既民主又集中,并把这一制度贯穿于我们自身建设的始终;要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用制度来规范我们的行为,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工作。
      在云南省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背景下,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的“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下,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将注重转变作风,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影响,争取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为突破口,多建言,出实效。落实在社会服务领域上,多开展能够发挥九三学社优势、符合云南发展需要且针对性强的服务和活动,增强与社员所在单位党委和地方政府的横向联系,着力打造“同心·工程”、“百名专家科技下乡”等品牌服务项目。有计划地开展社务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和各项制度,并力争在服务社员、丰富基层组织活动上有所突破。
      如今,每个中国人都在编织着 “中国梦”。要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各族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包括九三学社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把各自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了解各部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更加主动、积极,更赋创造性地发挥一切有利于促进跨越发展的积极因素,多献科学发展之策,多做共建和谐之事,多尽富民惠民之力,齐心协力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 滇ICP备13005073号 Copyright©2004-2013 www.93y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152994 技术支持:昆明软件开发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710号


微信公众号

点击进入社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