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三论坛

浅议“参政”“议政”

发布日期:2013/5/9 11:04:18     浏览次数:5864
梁辉(云南红河州风景园林管理处  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
当前,根据中共“十八大”加强多党合作,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要求,本人认为“参政”是能力建设问题,要做到“三个融合”,“议政”是品质和素质修养问题,要做到“三个提高”,并就此作出论述。
关键词:
   红河州  能力素质  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  参政党建设 
 
 
    建国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许多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及其极大多数民主人士,都担任了国家重要的领导职务,并且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这些民主人士,在当地都是一些有思想,敢想敢为的进步人士,其家庭家族都是有产有势的,“不愁吃不愁穿”,他们中,极大多数为的是实践自己的抱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走到一起来”,“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这在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都体现的十分明晰。特别是在民族存亡时刻,他们毅然决然,捐出自己的家财,携妻带子,动员、影响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加入进步事业,投身革命,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在新中国成立时,为了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为了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发展,政权的巩固,他们群策群力,活跃在国家的各个领导岗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不改初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计前嫌,投身国家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到来,他们欢欣鼓舞,群情振奋,奔走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活动中,卧薪尝胆,处心积虑,为国家不受难,民族不受气,国人有地位,为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国际话语权,置身于重大国际活动中,广泛开展民间交往,专注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科技攻关中,发挥党派、组织、个人优势、影响、能力和示范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政治派别的作用,深入社会各阶层、各经济组织,各地区、各部门调查、研究,向中共各级党的组织,各级政府,提出自己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经济建设、生态恢复、环境保护,城镇化、工业化,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信息革命、卫生事业、社会公共事务等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强化自身建设,提高协作能力,谙熟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县域经济,把握到位不越位,补位不占位,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与执政党,共济同舟,荣辱与共,共图国是。始终带领、团结、激励各位民主党派成员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为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殚精竭虑,建设、实践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参政议政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党派的内部管理建设和发展,关系着政治联盟的巩固,关系着亲密友党的和谐与自身和谐,关系着基本政治制度的的贯彻与落实,在新时期统战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一  参政的能力建设
    参政主要是指能力问题,要做到“三个融合”:
    1.与行业、部门工作融合
    就是指参政要与党派人士所在部门业务工作结合,忠实于党的方针、政策的传达与贯彻,树立诚恳的为人态度,诚实的工作作风,成熟的人格品质,高超的领导艺术。一切从工作出发,顾全大局,胸怀坦荡。“参政不乱政,帮忙不添乱”,讲真话、实话,做诤友、挚友。着眼多党合作新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2.与党派宗旨、责任融合
    就是说参政要与党派《章程》确定的宗旨、任务等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政治学习,明辨是非。克服和纠正各种不良思想倾向,加强个人修养,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不越权,不越位,不随意自作主张 ,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以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为己任 ,加强理论学习,培养政治观念,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增强民主党派在社会的威信与地位。
    3.与执政党方针、国家战略融合
   指参政要与中共的大政方针、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出发,一切从讲政治、讲纪律的高度来思考,把握好重大的政治方针政策、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在其位、主其事、负其责,强化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参政党在实践国家战略中的政治作用。共同致力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致力于巩固和壮大国家的统一战线,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增进相互的了解,取得互相的支持,共同推进国家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二  议政的品德修养和政治素质提高
    议政是指品质、素质、道德问题,要做到“三个提高”:
    1.科学素养的提高
    提高科学素养,就是要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灵魂,我们说科学精神就是首先是指的一种科学的观念,一种思想,那么这就叫一种精神。就是我们不仅有这个观念,而且我们敢于坚持这种观念的一种勇气,所以它透着一个人的心理、性格和气质。提高科学素养还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活力。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在议政的活动中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既不迷信权威,又虚心接受科学成果,坚持事物的发展规律,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在科学事实面前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有效地完成议政工作。坚持科学无国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切人类进步的先进文化,都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祉。  
    比如,参与重大建设项目立项、评审,要坚持“以人为本”,有“敬畏心”,共同恪守科学的社会伦理准则:科学家和工程师不仅应该有创新的兴趣与激情,更应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科技创新应该要尊重生命,包括人的生命以及生物生命,尊重自然法则;科技创新应该尊重人的平等权利,不光是当代人的平等权利,还要尊重世代人之间的平等权利,我们不能光为了我们当代人的福祉而牺牲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权、生存权;科技创新应该尊重人的尊严,不应该分种族、财产、性别、年龄和信仰;科技创新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民主精神的弘扬
    坚持以民主的精神追求民主。民主的内含虽然博大精深,但是,民主也深具宽容精神。因此,坚持民主就是要强调宽容精神。也就是要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对他人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应持宽容理解的态度。不能你自己怎么想,别人就必须这样想;你自己怎么做,别人就必须这样做。既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应该以宽容的精神对待他人的不同意见,应该尽量找到共同点,尽可能团结,尽可能合作,尽可能双赢。不应为了一点似是而非的不同意见,就闹得你死我活,“民主”早忘了,“同志”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更不能一言不合,就老拳招呼,时不时来点“肢体冲突”,咱说不服你就把你打服。这与枪毙关监狱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程度上不同罢了,还是专制模式。告诉对方你的观点,允许对方拥有不同的看法,以民主的精神律已,以宽容的态度待人,尽可能团结合作,这才是民主精神。在议政过程中,处理政治事务,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党派关系问题时,尤其要提高和加强民主精神。特别在政府经济、技术决策工作中,如果不集思广益,就容易犯主观臆断错误,就会给党和国造城重大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乃至走向犯罪道路。
    3.法制意识的增强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施行依法治国,建立法治政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法制是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而法治则相对于人治;法制内涵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法治内涵则相对于人治的治国理论、原则和方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行法治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法治是宪政的核心价值观,宪政是一种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的理念和政治实践。宪政国家的宪法最终为人权法案建立了法理依据。法制与人权没有关系,与民主也没有直接联系。在只有法制而没有法治的国家,人权和民主都不能获得保障。因此,议政工作,要同我国的法制与民主政治相结合,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办事,以确立一种正常的法律秩序,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个人的能力有多强,组织的影响有多大,均极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注:本文为本人2013年3月26日至4月3日,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和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专题培训班后撰写 )
 
作者简介:
梁辉(1964.4-), ,汉族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风景园林管理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云南省高级法制督察、云南省安全生产监察、红河州消防灭火应急救援专家。云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本科毕业、农学学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昆明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管理学学士学位。
    从事城乡建设、建设安全生产,城市园林、绿化、旅游业、历史文化名城(名村)、风景名胜区(国外称国家公园)保护、规划、建设、管理,一直致力于城乡建设、建设安全生产,“山水城市”建设和大地景观及人类生存空间、“滇派园林”的研究,探讨城乡建设、安全生产,风景园林理论及学科体系建设。lianghuui@yahoo.com.cn,  0873-3730787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 滇ICP备13005073号 Copyright©2004-2013 www.93y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152994 技术支持:昆明软件开发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710号


微信公众号

点击进入社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