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五一口号”继承九三光荣传统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六十周年
彭靖里
今年是著名的“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60周年,虽然60年的时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却在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民主进程建设中,以及建立和完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等方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重温“五一”口号,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九三学社人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深刻认识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长期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五一”口号提出的由来与历史影响
进入公元1948年,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和平、反对独裁统治的民主解放事业到了关键时刻,
同时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广泛开展响应“五一”口号号召,讨论新政协的活动中,增强了团结,提高了政治觉悟,逐渐接受了以新民主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召集政治协商会议的口号,团结了国民党区域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于我党周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扩大。得悉中共“五一口号”后,九三学社北平总社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响应,但处于国民党威胁之下,一时难以公开发布宣言。由于九三学社总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北平,根据中共有关方面“还希望那个团体在地下工作上有所作为”的意见,九三学社没有立刻公开响应“五一口号”。到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的主张是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公开宣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标志。历史表明:“五一口号”对于中国的政治格局是一次关键的转折,凡是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民主党派,大都参与政治协商,并逐渐成为新中国的参政党。通过重温“五一口号”这段历史,使我们对各民主党派几十年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九三学社自觉和郑重的选择
从“五一口号”的提出及受到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九三学社自成立以来,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就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九三学社社员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仅提出了拯救中国的正确的政治主张,而且以自己的卓越贡献和牺牲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所以逐步把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五一口号”的提出,更使九三学社和其它民主党派成员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彻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各民主党派的历史也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所以,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而且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是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通过与共产党真诚合作,共谋国是,为建立新中国献计出力,一起筹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组建了广泛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央人民政府,并且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一起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九三学社与其他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努力探索救国救民之道,历经曲折艰辛,经过反复实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最终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也就是说,中国人民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实践的检验,依据自己的国情,最终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是一种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各政党的共同目标,体现了目标的一致性。九三学社作为参政党之一,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好的制度安排,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
三、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九三学社的广泛共识
通过对“五一口号”的历史回顾,使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及其发展有了深刻认识。包括九三学社在内的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几乎个个都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都有令人仰止的社会影响力,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关键是他们在与中共密切合作、为民族解放不懈奋斗中形成了巨大政治感召力和人格魅力,今天我们继承老一辈九三人的优良传统,就是要培育鉴别是非和把握前进方向的政治素质。首先要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其次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社会矛盾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历史标明这条道路,是九三学社长期以来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中,取得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目前正在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要不断地推进政治交接,把九三学社老一辈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代代相传。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认真审视九三学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历史方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中,确立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理论和实践支点,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落脚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发挥九三学社“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的特点和智力优势,从云南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深入了解省情、民情,着力研究分析制约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参政为民为第一要务,抓住我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努力使所提建议建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客观规律上,力争具有创新性和深刻性,为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献计出力。
(作者:彭靖里,男,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云南省科技支社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