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五一口号”提出的重要性
发布日期:2013/11/15 21:01:32 浏览次数:16479
李 敏
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三中全会,恢复民盟总部,表示要与共产党“携手合作”。同时,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也向中共中央建议,尽快成立全国政权机关,旗帜鲜明的与国民党的总统选举相对抗。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的和平民主期盼,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既争取和平又针锋相对的方针。国民党当局为了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把枪口对准一切要求和平民主的进步人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下,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逐渐认清了国民党当局反动独裁的真面目。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阶级力量进行的正确分析和把握,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团结奋斗的精神不变,继续保持和发展民主党派的进步性,调动了一切积极进步力量,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加速了新中国的建立,从而使五一口号成为团结一切积极力量的政治宣言。
二、“五一口号”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开辟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这个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政党制度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五一口号”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聚集和联系着一大批先进分子,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斗争中,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以饱满的热情,踊跃投身各方面建设事业,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激励老一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使他们自觉肩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回顾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辉历程,我们倍感肩上的重任。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弘扬九三“民主与科学”精神,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发扬“五一”号召的精神,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作者:李敏 九三学社社员、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