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 共圆中国梦
世界苗族的根,在中国;
中国苗族的根,在贵州;
云南苗族的根,在武定;
武定苗族的根,在环州万德。
楚雄苗族有近5万人,武定苗族就有近2.5万人口之多,占楚雄苗族人口的一半还要多一点。1847年,武定环州李土司(李魁衡)与贵州威宁金土司(陆贞祥)结亲,由于苗族在长期的逃难避灾中练就了能够赤足奔跑,能够骑射搏杀,能够躲死求生的本领,因此贵州威宁6对身怀绝技的苗族青年就随嫁护送金土司的千金迁流来到武定环州,被李土司分地辖居在他贞的“苗子湾”,以便守山拒匪,这称为“环州苗族”;接着,因武定万德那氏土司也需要苗族来守山拒匪,经环州李土司介绍,1850年,贵州威宁苗族又作为第二批以“官府迁流”的模式迁入武定万德团碑和马德平一带,这称“万德苗族”。
今年的五月,因为工作需要,我被派驻到了武定县单位对口部门开展支援帮扶工作,一声车笛鸣响,我走上了十八湾的马头山。在工作才开始几个月里的几次进村入户,我才开始真正的认识到,我们这群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其实对于贫穷的认识和理解真是非常浅陋而寡淡的。武定县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程重点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信教群众占总人口的8.8%,境内地表崎岖,群山连绵,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6座,乌蒙山余脉从东贯穿全境,组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重叠的地形,有“山上飘雪花、山下开桃花、江边收庄稼”的立体气候特点。
当每天的太阳在蓝天升起,照耀着崛起奋进的华夏大地,大江南北万花争艳的时候,这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努力摆脱着生活的贫困,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努力帮助生活贫困的人摆脱着思想贫困。当我第一次走入其中一户帮扶“亲戚”家时,映入眼帘的一幕让我眼含泪花。通过一条泥子和石头堆砌的小路,木质结构的入户门歪歪斜斜的开着,走进院内,一个十多平米左右的小院,地面是泥土材质,右手边是一间面积不大的蜂房,正对面的房屋分成了两个部分,一边的房屋没墙没门,就这样敞着,里面堆放着一些木柴,另一边有两间黑黑的小屋,一间卧室,里面仅有一张木质小床,一间客厅,放着一个黑旧了的沙发,两个小椅子和一个木板搭在椅子上形成的餐桌,桌上放着两个不太干净的碗。这就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小伙子家,家中就他一个人,因为常年患脊椎炎,无法从事强劳力活动,生活非常拮据,在之后的各级政府部门的帮扶和我们的指导下,他开始逐渐学习了荷兰豆种植技术,走上了荷兰豆种植致富的道路。
连续几天的阴雨终于放晴,我走进插甸镇康照村委会大黑山村民小组荷兰豆基地,极目远望,一片片,一排排挂满豆荚,富有生机的荷兰豆地里,十多个苗族村民有说有笑地在摘豆,有的将装满豆荚的框往路边搬运。我们走进荷兰豆地里,苗族妇女张珍福喜笑颜开地边摘豆边和我们攀谈起来:“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4口人今年试种植荷兰豆1亩,在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科技规范操作,加强田间管理,虽然遭受到阴雨连绵,但长势很好,现在卖得8000多元,全部卖完,会卖到1万多元,除去成本不会少7000多元,加上卖鸡、卖猪,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啰!”说起荷兰豆,康照村党总支书记李玉忠信心满满,他说:“我们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县扶贫办的大力帮扶下,今年全村100户种植荷兰豆800余亩,其中70%以上是贫困户,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看,仅荷兰豆一项就为农民增收近500万元的收入,户均增收5000元,小小荷兰豆虽然很不起眼,但在过去的3年里让全村成功实现71户248人脱贫。”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决不能搞强迫命令;一定要尊重市场规律,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着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实做强,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决不能搞政府包办代替。
在武定短短的几个月里,我一有时间就在乡下跑,了解情况,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引进了牛油果、柑桔、桃、软籽石榴等优良品种在武定推广种植,组织老乡培训,并积极向上级和单位争取资金达160多万元,期望老乡早日脱贫,共享改革开放之成果。
另一户帮扶“亲戚”家是一户苗族人家,夫妇二人带着两个年幼的稚童,没有固定的劳动收入,看着两个稚童天真的眼睛,我瞬间很心酸,顿生了一种情思。之后的一天,我把我的儿子也带到了这里来,一来是看看他们,让儿子能体会生活的艰苦,学会珍惜;二来也是更重要的目的,和他们分享糖果、绘本书籍和游戏,与他们分享同在蓝天下能获得的那种共同的快乐。
“7亿多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80%”“近6年来,平均每分钟有26人摆脱贫困”……一连串的数字,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这是举世瞩目的减贫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在世界树立起了中国样板。
在这里的山脊高过云头,在这里的思念藏在心头,在这里的深情没有尽头,在这里我们把使命扛在肩头。生活条件的艰苦我们想方设法去改变,只要人肯干,生活总会好起来,一定要学会自律、自强、自信,坚决杜绝等靠要的思想。现在的社会是高强度竞争、快节奏生活,看到贫困的现状,也许会放大焦虑,会缩小梦想,但反观前辈们的逐梦路上,饭盒里何来超级稻,绿皮车哪能开到350km/h,日记本里何曾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的父亲曾告诉过我,他生活的年代生活艰苦,因爷爷常年在外地贩盐,奶奶拉扯着他们姐弟3人,爸爸八九岁就要靠劳动养活家里一个人口,十二岁左右就作为家里的强劳动力支撑着一个家的勉强生活,冬天只有一件敞开胸膛的羊皮褂可以穿,自己编草鞋,连条长裤都没有,每天睡四五个小时,背柴、挑水、放羊、割草,就连读初中也只能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的苦曾让他思考过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苦难尽头最终还是会受到垂怜。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父亲和我说的话,成为了我一生的座右铭—— “自律,工作要吃苦在前,不懂就学,做好每件应该做好的事情;自强,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放平心态,生活会以最大的热情拥抱你;自信,要相信自己,用尽最大的努力去生活,要学会分享快乐,你便会收获更多快乐,容下最大的梦想。”我想父亲的告诫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想把这个观点分享与现在暂时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共勉。
是的,现在新时代的中国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自律、自强、自信。
自律——近年来,一项又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出台,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自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经济、网购让全世界羡慕不已;海外撤侨,一张护照既能让你走出国门,也能让你平安回家;一项项超级工程让外国人称奇,一带一路政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方案并带动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超级计算机遥遥领先世界,fast望远镜打开天眼,军舰建造速度被戏称为下饺子,中国已悄然走进了世界的舞台中央。回想曾经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南京大屠杀,那个落后挨打的时代过去了,西方人说的中国这头雄狮已经醒了。
自信——现在的国人,走到哪里都是自信的,不仅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有文化自信。如果你还记得高中的政治课本,一定知道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天,他的表述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证明中国富起来了,新的社会矛盾,是几十年来打怪通关后的一扇新大门。这扇门不仅写着物质文化生活,还写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包含着我们更高的期许,这扇门绝不是轻而易举、敲锣打鼓就可以跨过去的,一旦跨过去,就是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无需掩饰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他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我们应深知,一只风筝要飞起来,必须站在时代的风口。走过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今2019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转眼就到,那时的你几岁?会在做什么?依次倒推,今天的我们,使命应该是什么?
我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拥有一个家,他的名字叫中国,无论我们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在五颗金星的护佑下,风里雨里、艰难困苦我们都要一起成长,今天我们共同自强不息的奋斗,为的就是让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鼓励结对帮扶的亲戚能够真正的自律、自强、自信,不要信神要信就信自己,可以在普天之下那么多的帮助中努力收获一个温暖的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说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但时代哪有脚,走的总是人。《少年中国说》中有写,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这是不变的真理,一代一代的青年人,一定要谨记国家使命去奔走、去呐喊,去想、去做、去闯,敢担当,不畏难。未来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只要有理想,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这便能实现我们最好的中国梦!
(九三学社楚雄州委综合一支社 罗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