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天地 > 散文

建国70年山乡巨变

发布日期:2019/11/1 0:00:00     浏览次数:16212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全国上下一片欢呼。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时间飞逝,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70岁的生日,在这7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70后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还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食不果腹,所以是幸福的;我们从小就是在不断的改革中成长,所以任重道远;在改革深化的大浪里,在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是先行者。

我的家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上小学的时候,我到了邻村的小学就近入学,说就近却还是有接近5公里左右的路程,每天来来回回穿行于蜿蜒崎岖的田间小路。在那种小路上行走,平衡性必须很好,我们不但可以在有效路面不足25厘米的田间小路上走,还可以跑、跳、打闹,而且下雨也保证不会滑倒摔跤。一个村子也没几家有自行车,周末或放假的时候,几家有自行车的孩子,会趁大人做农活的时候,相约推出自行车到晒谷场上去学骑,都是大的教小的。家里没车的只能眼巴巴看着其他孩子玩,偶尔也会被同意玩一两次,那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那时候对于坐车出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没有柏油马路、高速路的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人们压抑已久的热情犹如火山喷发一般,赚钱过好日子已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共同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钱袋子不断殷实,自行车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出门办事、走亲访友,可以人人骑车,而且自行车也进行了更新换代,从最初的大载重到后来的轻便自行车。可是路却一直没什么变化,田间小路还是那么窄,崎岖的山路还是那么坑坑洼洼,下雨天出门路面还是那么泥泞,水洼与泥巴溏在乡道上交织,自行车的出行受到极大限制,有的人因此一辈子没进过城。

后来,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抢时间高效率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摩托车成了人们追逐的对象。开始时摩托车价位非常高,要1万多一辆,还是带挡位的,对驾驶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在驾驶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速度不断变换着挡位。但是对于轿车望尘莫及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摩托车是可以实现的希望,而且摩托车对路面的要求不高,又比自行车省时省力,能很好的适应乡村道路状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步子越来越大,经济发展更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也惠及我家乡的小山村,方便快捷的摩托车渐渐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家庭配置了摩托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承载着家人的梦想,带着老人小孩奔忙在通往富裕的幸福之路上。

此时道路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弯弯曲曲的乡道已经变成了平整的柏油马路,村道虽然还是土路面,但是经过沙石的铺垫修善,已经不再沆沆洼洼,路边还挖了排水沟,下雨时路面上也很少有泥巴溏。公共交通也走进了村里人的生活,不管是面包车还是中巴车,都大大缩短了乡村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走出山村,走进城市,这要感谢公共交通的发展,此时的公共汽车站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村里人,带着家乡的农副产品坐公共汽车到城里淘金,城里的商贩拉着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乘公共汽车到各个乡镇集市售卖。摩托车的缺点日益突显,拉货拉人都不如小汽车。富裕起来的人们“小汽车梦”日益强烈,小汽车又成为了新宠,渐渐进入少数先富起来的家庭。

我工作2年以后,世界进入了新纪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的飞跃发展,一条条高速路纵横交错,国家的村村通公路项目如火如荼的开展,让闭塞的山乡也有了干净平整的水泥路,土路、泥巴路一去不复返。路网的发达,交通的便捷,让普通百姓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很多年轻人或通过努力读书进城,或通过农副产品销售进城,或通过劳动力转移进城,在城里扎根生活。小汽车慢慢成了代步工具进入千家万户,有的家庭还不止一辆。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不断升级,品牌也不断推陈出新,国外品牌也争相涌入国内市场,如宝马、丰田、路虎、林肯、凯迪拉克等。车子款式也由代步型向舒适型、休闲型、功能型转变,小汽车也逐渐成为个人、家庭财富实力的一个象征。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高新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以智能科技为标志的高新尖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已经成为现实。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新的出行方式。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以燎原之势,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进入寻常百姓家。

现在,在城市,已经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地面上是宽敞的柏油马路、高速路、动车、高铁,地下有地铁路网,空中有小型、中型、大型客机,海上有游艇、货船、客轮,承担着运输货物,接送旅客的任务。手中的4G和即将来临的5G,让人们可以在家里看世界,方便快捷的物流让人们轻松出行,网约车解决了人们停车难、等车慢的烦恼。在乡村,柏油马路更加平整,水泥公路也通到了各个自然村组,甚至部分田间小路都已变成了车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在田间地头轰鸣,取代了人背马驮和手工劳作。

现行的交通网络越来越便捷,交通工具越来越高效,早上还在小山村,晚上就可以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仰望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现代交通的发展,折射出的是我们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

 

习主席说:“现在是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动力。”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时代里,亿万中国人写下了新的奋斗篇章。这是一千多万人脱贫、一百多个贫困县摘帽的喜人硕果,是复兴号奔驰大地,港珠澳大桥跨越沧海,嫦娥四号九天揽月,北斗系统服务全球的壮丽画卷,是大江南北一个个勤劳的身影,千门万户里飘出的幸福笑声。新时代里,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狂雨疾的时刻,但无论是晴是雨,我们从未懈怠,从未退缩。奋进是中国的姿态,奋斗是我们的姿态。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更要有打硬仗、闯难关的坚韧。“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直放眼量。”我们今天所处的,正是船到中流水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不进则退的时候。所以,无论你是在田间忙碌的农民,还是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无论你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还是坚守的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抑或是怀揣“小目标”的创业者,还是日夜为生活奔波的工薪族……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时代不可或缺的主角。更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肩负重任,坚韧中国梦才会有活力,未来的中国才更加可期。

如月之恒,如日之开。回首雄关漫道真如铁,感悟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奔涌不息的时间长河中,我们将继续肩负历史的重任,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当下的美好,展望无限的未来,脚踏实地,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的辉煌。   

 (九三学社楚雄州委科技二支社   尹美琼)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 滇ICP备13005073号 Copyright©2004-2013 www.93y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152994 技术支持:昆明软件开发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710号


微信公众号

点击进入社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