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助推昭通脱贫攻坚——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对口昭通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发布日期:2016/12/16 0:00:00     浏览次数:27676

    “青瓦坡顶两头翘,白墙灰线格子窗”,风格风貌一致的房屋错落有致,小广场已初具雏形,乌蒙山中一个美丽宜居乡村已然呈现。12月9日,温暖的阳光刺破连日的阴霾,洒满了昭通市昭阳区靖安镇大耆老村。

乌蒙贫困户的新生活

    听到村里新建广场上响起的喇叭声,正在装修新房的昭通市昭阳区靖安镇大耆老村的村民蔡发吉赶紧走出家门,看看是不是又在宣传新的脱贫帮扶政策。看到一群人在广场上观看村镇规划建设情况视屏,老蔡一打探才知道,原来是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主委曾华,带领九三学社云南省委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一行,来到大耆老村了解村里的脱贫攻坚情况。

    “以前我们住在山那边,进村的道路太差了,只有摩托车和拖拉机进得去,在政府的帮扶下,给我们每户贫困户实行5万元免息贷款,统一在这里修房子,房子已经建了两层半,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呢。” 蔡发吉笑着说。

    “家里有几口人,是从哪里迁来的?”在蔡谷伟家的新房里,曾华和他拉起了家常。

    “除了我和老伴,还有两个孩子,今年小儿子也已经参加工作了,我们就帮着带带小孙子。”蔡谷伟说,随着孩子们就业,家里的负担减小了不少,日子越过越红火。听到这么说,曾华对同行的当地领导说到:“教育,是脱贫的一个重要渠道,只要就业了,家庭的穷根也就断了。”

    大耆老村是昭通市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的村镇之一。近年来,昭通市聚焦“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区域,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和“自愿方便、够用实用,能修不建、建则建好”的原则,严格把好选址关、风貌关、功能关“三个关口”,积极引导贫困户合理建房,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按照省的要求修改完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规划搬迁7.14万户26.2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8万户18.51万人,同步搬迁户1.96万户7.77万人。2016年度计划搬迁安置31050户1210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878户67053人)全面启动实施,启动集中安置点479个,已竣工32个,民房建设已竣工19858户。预计年底完成年度计划民房建设主体工程,春节前可入住新居。

    搬迁了,新房修好了,未来的发展在哪里呢?这是九三学社云南省委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住在这么好的房子这么美的村子里,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呢。”蔡发吉一脸质朴的憨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蔡发吉的信心是有理由的。2016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昭通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严格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全局,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高位统筹谋划,坚持片区发展与整体脱贫结合、转变思路与创新方式结合、精准识别与精准施策结合、稳步推进与务求实效结合、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督查考核与执纪问责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力的指挥、责任、督查、考核体系,深入实施“5+N个一批”行动和“6个精准”,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向纵深推进,13个贫困乡镇、231个贫困村、24.02万贫困人口有望按期脱贫、出列,实现首战告捷。

    对于搬迁户,昭通市也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帮扶政策。2016年,落实产业扶贫12785户,开展技能培训32393人次,劳务输出9029人,

    在一栋新建的两层小楼房前,大家赞叹贫困户张仁伟家门前的栅栏围起的小菜园里绿油油的葱蒜芫荽样样齐全、青菜白菜长势良好。来到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 “吃水想念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不忘党恩。”的对联,曾华主委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了下来。

    在靖安镇大耆老村,工作组详细了解了该村产业发展情况,查看了民房等建设情况。

民主监督助推乌蒙脱贫攻坚

    昭通位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高原山川的交响乐,奏响了滇东北无限撼歌,故此有乌蒙磅礴之气势,是我省贫困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州(市)。全市11县区除水富县外,其余10个县区均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和乌蒙山片区特困县。截止2015年底,还有贫困人口111.95万人,贫困发生率21.53%,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15.8和8.8个百分点。

    2015年底,在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统一战线参与精准脱贫工作。今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正式提出“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政治任务。今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明确了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对口昭通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工作。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对昭通市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主委会议研究这项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和任务分工。

    曾华说,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统一战线参与精准脱贫工作,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政治任务,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主党派拓展履职内容的里程碑,更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充实民主监督具体内容、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创新举措。各民主党派中央已经启动的“对口省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各民主党派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信任,以及中共中央坚持并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态度与决心。民主党派以民主监督的形式参与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部署,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可以更加真切地认识中国国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复杂性和伟大意义。这一新举措,一方面是通过调动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和作为第三方的视角,使民主监督对脱贫攻坚起到帮助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是为我国多党合作基本政治制度如何深入发展,如何更好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对口昭通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上,曾华听取了昭通市副市长李春林介绍昭通市脱贫攻坚情况,结合两天来工作组在巧家、昭阳等贫困地区的走访调研,感到昭通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力度大,措施实,操作性强。经过艰苦努力,13个贫困乡镇、231个贫困村、24.02万贫困人口有望按期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曾华表示,在中共云南省委的领导下,九三云南省委将履行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新职能,紧紧围绕云南建设大局,主动参与、积极协调与脱贫攻坚目标地区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进程。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所对口地方一线调查研究,通过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脱贫攻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特别重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产业带动和民生保障兜底脱贫等工作情况。与此同时,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智力优势,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监督工作,求真务实,创新求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将与昭通市共同努力,本着帮忙不添乱,同心协力,力争为昭通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计划任务,与全国和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做出贡献。

    中共昭通市委副书记王忠表示,今后开展扶贫攻坚工作要全面接受九三学社云南省委的监督,真实反映昭通市的脱贫攻坚成效。全市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全力支持、自觉接受九三学社云南省委的民主监督;主动作为,切实把民主监督转化为工作动力;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市内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积极整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接受监督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借助民主党派的人才、智力和社会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共同推进昭通的脱贫攻坚工作,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周勇、常敏,专职副主委解丽平,副主委王云月,秘书长牟宝恒,宣传处、社会服务处、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民主监督启动活动。

(赵国英   文/图)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 滇ICP备13005073号 Copyright©2004-2013 www.93y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152994 技术支持:昆明软件开发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710号


微信公众号

点击进入社员之家